手机版

余秀华《雪》 什么意思

发布时间:2022-12-02   来源:伤感句子网    
字号:
手机查看

导语:不管怎么样,余秀华她火了,她写的诗歌被很多人拜读!小编也不其中一个粉丝!可是余秀华《雪》 什么意思?对于雪,我保持着惯有的警惕 但是我有雪一样的盲目,雪一样的孤独和虚无 我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呵,被自己深爱 被自己出卖 被自己钉在十字架,被自己取下来 其实,雪下不下来都阻挡不了我的白 我白不白都掩饰不了一生的荒唐

余秀华《雪》 什么意思

余秀华火了。新书《月光落在左手上》四次加印,销量突破10万大关,成为20年来中国销量最高诗集。成名后的余秀华,开始被更多人需要。

梦见雪

余秀华

梦见八千里雪。从我的省到你的省,从我的绣布

到你客居的小旅馆

这虚张声势的白。

一个废弃的矿场掩埋的更深,深入遗忘的暗河

一具荒草间的马骨被扬起

天空是深不见底的窟窿

你三碗烈酒,把肉身里的白压住

厌倦这人生的纷扬的事态,你一笔插进陈年恩仇

徒步向南

此刻我有多个分身,一个在梦里看你飘动

一个在梦里的梦里随你飘动

还有一个,耐心地把这飘动按住

2013年12月12日

赵新雨:雪的赞歌

?

弋里亚:

如果我们愿意相信弗洛伊德的一些观点的话——将文学作品当成是作家的白日梦!那么当我们面对诗人的这个“梦见雪”的梦时,一定会惊奇于释梦领域对于“雪”这个意象理解的匮乏。

通常,雪会被作为一种梦者生存环境象征的天气因素来解读。我翻阅了几本同时提供象征辞典的专业书籍,最终只查到了关于“雪”的一个条目,它是这样说的:“用来象征做梦者或他人那种冷酷、压抑的感情。对于那些生活在冰天雪地的人来说,梦境中的雪可能只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。”(《THE DREAM ENCYCLOPEDIA》),这个解说倒是蛮适合电影《冰雪奇缘》里雪的象征意义的。但对这首诗,却相去甚远。

弗洛姆将象征分为三类,惯例的象征,偶然的象征和普遍的象征。其实我们整个的意识功能都在使用象征,而语言尤其如此。譬如,我们将我们自己称为“人”,将一种会汪汪叫的四足动物叫作“狗”,它没有什么道理和逻辑,就那么约定俗称啦。这就是一种惯例的象征。而偶然的象征,更好理解的说法是个人性的象征,恰好弗洛姆举了一个和“雪”有关的例子。他说譬如一个年轻人在一个大雪天向喜欢的女孩求婚,那么“下雪”可能对这位年轻人而言就形成象征“爱情”的意象,而爱情的普遍象征则是玫瑰!

雪,作为是一种常见的天气(尤其在对方而言),它有自己普遍的象征意义,首先是寒冷,进而可以引申为冷酷,譬如我们常说“冰天雪地、冷若冰霜”。还有一层常见的象征意义,就是和它的白色相关的纯洁。雪的这些象征意义会出现诗里。但诗人们往往喜欢“语言的游戏”,他们是运用意象的大师,不仅意象的普遍象征意义信手拈来,而且经常创造性的使用意象,将一种具有普遍象征意义的意象,转化为一种几具个人色彩的偶然象征。(这也是我们有时候读不懂诗的原因之一)

雪,在这首诗里,象征着一种情愫,这种情愫如此的强烈,乃至超越了空间的距离。八千里的雪,从我的省到你的省,从我的绣布到你客居的小旅馆。雪,成了我们之间联系的媒介,成了连接我们的桥梁。绣布和客居,又是一个象征。绣布,作为女性的专属物,代表着诗人想要强调的自身的女性特质----诗人的确说过这样的话,我首先是一个女人,然后是一个农民,其次才是一个诗人……而且这种顺序永远都不会变(见余秀华新浪博客)。客居则代表着对方的流浪特质。这是一首有关爱情的诗。一份遥遥无期的不可能的爱情,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弗洛伊德又对了,他说梦是愿望的达成!诗人正是借着文字和音韵,重温自己那无法压抑的情感——这虚张声势的白,在废弃的矿场掩埋的更深。而压抑越深,反弹越严重,因此荒草间马骨被扬起,天空成了深不见底的窟窿。那被烈酒压在肉身里的白,那诗人耐心按住的飘动,是一个女人,对情感与欲望满足的渴望。诗人越是觉得这份感情无望,雪就下得越大,直到入了诗人的梦。

诗,正是对梦的讴歌!是一曲不得不唱的缠绵。否则呢,就只剩下无边的痛苦的折磨。如此,诗正是对那无法达成的愿望的退而求其次的满足。如此,诗也正是疗愈那现实和心灵困境的一剂药方。

余秀华《雪》 什么意思

对于雪,我保持着惯有的警惕 但是我有雪一样的盲目,雪一样的孤独和虚无 我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呵,被自己深爱 被自己出卖 被自己钉在十字架,被自己取下来 其实,雪下不下来都阻挡不了我的白 我白不白都掩饰不了一生的荒唐

年代: 近现代

余秀华作品: 《月光落在左手上》《摇摇晃晃的人间》《我们爱过又忘记》

余秀华简介:

余秀华,女,1976年生,湖北钟祥石牌镇横店村人,著名当代诗人,代表作《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》,作品被《诗刊》微信号发布后,余秀华的诗被热烈转发,人们惊艳于余秀华的天才和诗歌的质朴滚烫、直击人心。 余秀华出生于1976年,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。因出生时倒产、缺氧而造成脑瘫,使其行动不便,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。余秀华从2009年开始写诗,主题多关于她的爱情、亲情、生活感悟,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村子。 1995年,19岁的余秀华“在非自由恋爱下结婚”

我的心

心上笼罩着乌黑沉重的云层

心中吹过一阵又一阵的寒风

心底沉淀着盐分饱和的溶浆

心头耸立起积雪不化的山峰

让我来告诉你这是我的心

这世界已被无情的解剖示众

它已不再有什么秘密的故事

它正遭受着你们残酷的戏弄

你们想用钉鞋掌的鞋跟碾碎它

看着它因为痛苦的抽搐而变形

可它仍然还是一颗心

而且就在我胸中砰砰跃动

我决心接受你们的挑战

不过之前多余问一声

不知你们有没有一颗心

要有,望你们千万珍重

《我爱你》

读诗人:余秀华

作者:余秀华

地点:北大未名湖

巴巴地活着,每天打水,煮饭,按时吃药

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,像放一块陈皮

茶叶轮换着喝:菊花,茉莉,玫瑰,柠檬

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

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

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

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。这人间情事

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

而光阴皎洁。我不适宜肝肠寸断

如果给你寄一本书,我不会寄给你诗歌

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,关于庄稼的

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

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

春天

小记:

余秀华火了。新书《月光落在左手上》四次加印,销量突破10万大关,成为20年来中国销量最高诗集。成名后的余秀华,开始被更多人需要。

2015年3月底,余秀华来到北大参加读者见面会,并参与《春天读诗》的录制。在未名湖畔,余秀华依旧一身标志性的红色装扮,在粉色的桃花、绿色的湖水和青灰色博雅塔的映衬下,格外显眼。

摄像师担心她摇摇晃晃掉进水里,要求她站着读诗,她坚持坐在水边的石头上,“你不让我坐着,我就让你掉湖里去!”摄像师遭到了例行的“调戏”。

虽然不是在最熟悉的家门口,可是只要一读自己的诗,余秀华就完全进入了状态,一如《锵锵》中的诵读,特有的“呜咽”声再次响起,余秀华就几乎忘了这里是根本区分不出稻子和稗子的北大。

《春天读诗第2季》简介:

凤凰网文化承接2014年第一季《春天读诗》的美好与感动,再接再厉策划并拍摄《春天读诗?第二季》。本季阵容扩大,且远赴多地,邀请到13位读诗人,在北京、在台湾、在杭州、在大理、在合肥、在天津,诵读他们心中与春天有关的诗,释放他们私藏于胸的春日诗情。

他们当中,有95岁的“九叶派”老诗人郑敏,有一代诗词宗师叶嘉莹,有台湾诗人郑愁予,有草根出身的余秀华,有著名诗人王家新、梁小斌、潘洗尘、杨黎、巫昂,也有跨界民谣诗人莫西子诗、艾敬、万晓利、程壁等。我们拍摄、记录、呈现这些时刻,只为与你一起聆听诗歌的春天。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